每一个主题,都信念坚定,既是教育,更显励志; 每一个作品,都情感饱满,既是仁心,更是感动。
习总书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的嘱托。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抗疫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莆田第二中学于10月1-8日期间,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战疫有我 同筑中国梦”活动。 “向国旗敬礼”学校组织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设备,参与“向国旗敬礼”等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向伟大祖国72华诞献礼,用最美姿势表达爱国情怀,向祖国表白,向抗疫英雄致敬! “感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高三和九年级学生通过观看《1921》《金刚川》《生死阻击》《八佰》《中国医生》等多部分反映党史优秀人物、时代楷模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的优秀影片,同学们回顾百年峥嵘岁月,接受了红色文化熏陶和洗礼,并直观地了解了全国疫情及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等投身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思想得到了升华。全体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团结无畏精神,更强化了同学们做有理想、有才能、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追梦人的坚定信念。 “同心抗疫•与祖国共成长”二中学子积极踊跃参与“同心抗疫•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手抄报的创作,以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鲜活感人事例与素材为主,用独特视角展现抗疫故事,笔尖下充满着他们的爱国情怀,每一幅作品都饱含了他们对抗击疫情的必胜决心,为防控疫情增添积极向上、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高一5班 陈晓婷 七年3班 肖亦菲 七年1班 卢泽梵 高一5班 郑婉妤 七年4班 喻欣怡 “弘扬抗疫精神 筑牢家国情怀”疫情面前,人人有担当,我校高二和八年级学生以“弘扬抗疫精神 筑牢家国情怀”为主题,以细腻的笔触和朴实的言语,记录了疫情防控期间的难忘时刻和心路历程,以诗歌讴歌莆田抗疫线上的感人事迹,危难的窘迫,掩盖不住人间的温暖善意和炽热真情。
莆田的2021 八年2班 王茹钰 指导老师:陈琳琳 9月10日,福建莆田仙游枫亭铺头小学核酸抽检发现本土病例,因此福建的疫情防控攻坚战正式开始。 莆田此轮疫情初发于疫情防控能力较为薄弱的乡镇、学校、工厂等地,情形严峻。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学校纷纷停课。突然,莆田没有了往日人山人海,只留下满街的冷清,此时的莆田非常幽静。没有了车水马龙的喧嚣,倒成了一幅往日难得一见的景色。 步行街原本一到夜晚便人头攒动,五彩缤纷的宣传单都会从人们的手中脱离散落在地板上,这个时候地面却异常干净,唯有几片叶子飘在地板上。大街上也少了许多平日里或是端着一杯奶茶或是提着购物袋的行人,偶有人经过也不在像往日那般欣喜,全都带着口罩匆匆而过。商家虽然开着店门,但街上的人寥寥无几,所以也没了招待的热情。 大大小小的店铺都闭门不出,只有几家渴望在冷清的大街上寻得一些客人的店仍旧向外敞开。古谯楼依旧雄伟,但是往日楼前堵车的样子,平时车水马龙的街道,此刻荡然无存。 不论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或是学业沉重的学生党现在全都呆在家里。本来一到周末便有许多人家出门逛街,旅游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却只剩下了宅家。除了日常的采购,便再没有什么外出计划。 为数不多的还保持着人流量的地方便是学校。不论是中学或小学都变成了核酸采样地 ,操场上都围起了一条条检测通道。每当上级下令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开始,学校便无时不刻都是高峰期。 福厦路、荔园路、东圳路等只要偶然来往的车辆飞驰而过,瞬间便从眼皮底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字路口原本人流量多的每天都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这时候没有了一辆辆匆忙的车,反倒十分通畅。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没有退缩,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传递温暖。他们就是我们敬爱的医生,在医院里他们身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脸上又挂了一个防护面罩,他们义无反顾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坚守,是最温暖的守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和致敬! 这些身着防护服的“天使”,传递着信心与力量。在这场疫情面前,人心是最强大的力量。危险紧要关头,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救助,更是为社会传递着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力量与温情,坚定广大民众的抗疫斗志和决心,树立战胜疫情的坚强信念。那些在烈日下为我们做核酸的医生有的可能会因为极端天气中暑晕倒,但他们仍旧坚持在岗位上坚守,这种精神令我们无比敬佩! 除了这些令人敬爱的医生,还有那些想要为自己的家乡献上一己之力的人,离开了最安全的家,走上了志愿者的通道,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做奉献。在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爱的伟大、爱的力量,对所有人的一颗大爱之心。正是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实际行动,鼓舞了人们对抗疫情的信心,有了直面危险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毅力。正是这些普通平凡的最美“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守护着人民的安危,守护着城市的平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勇敢逆行的他们,千千万万最美“逆行者”,谱写了一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赞美诗歌。 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他们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为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家人争光,让我们向这些国家的功臣致敬,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美的人!让我们一起在疫情彻底结束之时,迎接他们凯旋归来。 莆田,加油!我们坚信在这些逆行者的努力下,在全中国人民的配合下,黑暗一定会过去,让我们共同迎接黎明和曙光到来!
生逢其时为家国 高二(4)班 黄奕昕 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疫情发生以来,我市人民坚决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坚守各自的责任,让莆田这座小城在夏秋之际被满是温暖生机的人情味与坚毅果敢的抗疫精神所包裹着,高高飘扬必胜的坚定信念。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家园发光发热。尘雾之微亦可补益山海,莹烛末光仍能增辉日月。 在抗疫过程中,许多人主动请缨,争做志愿者奔赴一线。有莆田学院医学院的学生临危受命“出征” 仙游,明明还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如今已担当责任,成为刀锋战士奋勇向前;有放弃陪伴身处高三紧张学习的女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疫情防控组织工作,坚持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的学校领导;更有身怀六甲的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烈日炎炎下不辞辛劳地为社区居民做着核酸检测,以盈盈的笑眼安定人们焦虑的心,殊不知防护服下是早已被汗水净透的不适......他们是平凡人,也是英雄。舍小家顾大家,汇小我成大我,听党号令,永不言弃。这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无一不在诠释着新时代中华儿女的美好品格,积淀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 恩格斯曾言:”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把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患难见真情,来自不同地方的战“疫”力量火速提升我们的抗疫能力,运送过来的物资描绘着“千里同好,坚于金石”。人人满怀希望,甘于奉献,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但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当平凡的我们将为人奉献熔铸成生命底色,将爱党爱国爱人民当作自己的生命价值,用奋斗来淬炼自我,终可将自己打磨成器。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生逢其时,接过时代传递而来的火炬,它正在以熊熊燃烧的姿态告诉我们先辈的良苦用心与热血精神,而如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接近中国梦的实现。 抗疫的历程,正是我们迎接破晓,点亮晨星的时机,正是我们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我们更进一步地体会中国力量,中国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棒的时代,我们生逢其时,应当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谱写人生华章,责无旁贷地保卫生养我们的土地,点燃自我焕发最耀眼的光芒,照亮祖国的万里山河。 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增强的中国力量 高二14班 林宏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即倒”。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面前,中国不断地展现着它的大国担当,大国智慧,为全球抗疫不断奉献出大国方案。中国力量不断增强。 孙中山先生曾振臂高呼:“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斯言不谬矣!中国及中国人民也在不断地践行着。应变局,平风波,站洪水,防非典,抗地震还有 最近发生的疫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及中国人民都在不断接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这些灾难虽巨大但压不垮英勇的中国人民,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努力助我华夏海晏河清,赫名远播。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山川异域,风雨同天”到“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从“热干面我们来了”到最近的“莆田卤面我们来了”无一不在彰显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之上,人民至上。恩格斯说过:“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把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这般的真知灼见我想在抗疫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一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血脉深情这是一种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的生动写照。亿万人民卯足了一股股劲,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一个个医学奇迹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全国普及。中国力量也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不断升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一封封印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道道口罩勒出的深痕,一个个在病房外累倒的身影。他们很多甚至还只是孩子,还有很多都是上有老小有小。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那一个个“我在”“我在”“还有我”。一个个“我在”不仅仅是一个个单纯的字眼,他们的意义永远不止在字典上那样,它们是披荆斩棘的勇气,是绝望中的天籁,是选择更是信仰。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在清王朝时苟且偷安的国家,中国人民不再是是“孱头”,现在的中国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旭日东升未来可期”! 我们生长在春风下,生在今日之中国,应将抗疫精神融入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助力发展。
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 九年6班 蔡莹莹 酉时悄然将过,夜幕静谧,晚自习的教室,只剩下书页轻翻的声响。此时值班老师接完电话眉间夹带着忧心回来了,只听他通知我们,下周不用来学校上学,也不要去仙游,尽量呆在家里不出门。他告诉我们这一切是因为疫情在仙游爆发了。 原本安静的教室瞬间变得吵闹,所有人忧心忡忡的讨论着。放学时,外面的车辆也是不安静的按着喇叭,好不容易挤出了人群,回到了家,一打开手机就是新冠在莆田蔓延开的消息。手机上显示的是医护人员在仙游没日没夜的做核酸检测的视频,很多医护人员甚至没有地方休息,就直接躺在地上睡觉。杂乱的人声吵闹的胜过喇叭的呼喊,等控制住场面,已过了一上午。 没过多久我们就收到通知前往检测点做核酸,人很多,我们计划着晚一些去人会少一些,等着等着就到了凌晨一点,困得直不起腰的我在父母的催促声中换好衣服,赶往了检测点。 人很多,哪怕是凌晨路上也有车辆行驶,每一盏昏黄的灯光都能照亮了一小片地方。影子斜斜,可以看到青山轮廓和队伍绕操场。看着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志愿者忙前顾后,广播播中放着间隔一米的通知,只可惜没有多少人中间隔了一米,甚至有些人直接插队,一家人被迫退后一位,我有些发自内心的失望。 没几天就迎来了第二轮检测,但这次我们来的早了些,晚上十一点,车辆比上次多,队伍排的比上次长,但每个人都自觉的间隔了一米,自觉按照队伍顺序,看着医护人员的汗水在隔离服中顺着脸颊流淌而下,这个时候我听到秋蝉的歌颂,看到明月皎洁,卯兔捣月,还有,闻到花朵绽放的幽香。 哪怕因为疫情难以相聚,但是我们可以在同一天看到同一轮明月圆,清辉拥裹着我们,清风替他用最轻柔的语气告诉我们:终将会过去的,九州这片被神护佑的土地,灾难会被十月风带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控制的越来越好,医护人员可以放下疲惫的身心,在九华山下看翠绿拥抱山峰。花香会淹过山头,黄昏会拥抱树枝梢头,蝉鸣声逐渐被九月末菊花残瓣,十月初芙蓉花苞替代,当太阳随时间东升西落,清冷的日光变得热烈变得温柔然后将脸深深地埋入深夜。 黎明之前,黑暗最深,我们终将迎接新的日光,沾着海边的,沾着林间的落叶,看木兰溪潺潺,看湄洲神像,吃着煎包喝着扁食汤。 中国在经历百年大变和疫情叠字加的冲击下仍然屹立不倒,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二中学子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责在祖国守护下向前奔涌,翻腾吧!少年的热血,翻腾吧!中国的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