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频道>> 教学科研>> 教学公开
【莆田第二中学——主题教研】 巧借乡土时空情境 活育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组观摩课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31】 【作者:/来源:】【关闭窗口】

2024年1031日上午,我校高中地理教师郑丽娟精心准备开设了一节级公开课和一场校本讲座,课题分别为《水循环和《基于尺度思想的高中地理解题策略》

在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中,老师精心选取塘西梯田”作为教学切入点,巧妙地将莆田的乡土情境与水循环知识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水循环的原理,还激发了他们探索木兰溪的兴趣。运用“以小见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了乡土知识与水循环规律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次公开课融入了地方乡土地理元素,旨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提升思维品质有效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图片1.png 

本次讲座活动中,郑老师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尺度选择能力、增强尺度转换意识,并构建尺度关联视角,从而更好地应对地理学科中的复杂问题。尺度转换是地理学科中常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尺度之间进行灵活切换,以全面把握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尺度转换,学生可以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宏观,对地理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郑老师还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了尺度转换的练习,帮助他们加深对尺度转换的理解和应用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图片2.png 

在评课环节中,组长郑放军老师指出郑老师在课堂上灵活地将乡土内容与教材纲要进行有机结合,巧妙地构建了地理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有效地夯实了参加等级考同学的地理学科基础。组长曾丽珊老师强调莆田市作为妈祖的故乡,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水循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公开课正是为了响应这一号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林少许老师指出,需要强化课堂活动连贯性和梯度性将有助于学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全面把握教材中所呈现的地理脉络。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已圆满落幕,共同交流教学心得,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众多老师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借鉴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莆田二中地理必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供稿:地理组